张姐最近愁坏了:脸颊的斑夏天以为是防晒问题千层金,入秋把防晒焊在脸上,斑却越明显。
换了好几款祛斑精华没效果,上周看中医才说,她晚饭常吃的蒸红薯、煮土豆、板栗,竟是“养斑元凶”。
这些碳水虽养脾胃,晚上吃多了滞气,气堵血瘀就长斑。
其实不少人都踩过这坑,今天就唠唠为啥这三样晚饭要少吃,以及爱长斑的人秋天咋吃。
第
1
点
—The First—
这3种碳水为啥
吃多易长斑?
土豆、红薯、板栗单看是好东西,但晚上吃多了易腹胀、长斑,核心是中医
说的“气滞血瘀致斑”:身体里 “气” 堵了,时间长 “血” 也流不动,瘀在皮肤下就成斑。而这三样淀粉多、饱腹感强,吃不对就容易让身体 “憋气”。
土豆味甘性平,能健脾解毒,但淀粉密度高,晚上脾胃功能弱,吃快吃多了易在胃里堆积,堵着胃气致腹胀,气不通血不畅,斑就冒出来。
红薯能健脾益胃,可《本草纲目拾遗》早说“中满者不宜多食,能壅气”。它软乎乎的易吃多,晚上吃胃得加班消化,食积堵胃气还堵胃经 —— 胃经通脸颊,通道一堵,气血送不到脸上,瘀堵处就成斑。
板栗是“肾之果”,秋天吃补阳气,可淀粉密实易 “噎人”。晚上边看电视边吃,没嚼碎就咽,胃里像塞硬疙瘩,气滞更重。还偏滋腻,脾胃弱的人吃了加重湿气,湿气加气滞,血瘀更快,斑长得更凶。
这三样本身好,但晚饭吃多了,给下班的脾胃“加活”,消化不动就滞气,气堵血瘀加胃经通脸,斑自然找上门。
第
2
点
—The Second—
掌握2 个原则
放心吃不致斑
一是“安排” 在中午 12 点前,别留晚饭。
上午阳气足,脾胃消化淀粉劲儿强,不易滞气。
比如早上蒸拳头大土豆,中午用红薯替半碗米饭,上午饿了剥5-6 颗板栗当加餐,既顶饱又不添负担。但晚上 7 点后,脾胃 “想躺平”,再吃这些难消化的,易滞气涨斑。
二是控量+ 细嚼慢咽,别跟胃 “硬刚”。
中午吃也别过量,土豆一个拳头大,红薯150 克,板栗 5-6 颗。
每口嚼 20 下再咽,减轻胃负担。更要 “听胃的话”:吃了打嗝、腹胀,就是胃 “扛不住”,下次少吃或换主食。
选对时间(中午前)、控量、嚼慢,就不用担心长斑。
第
3
点
—The Third—
爱长斑的人2个方法养出好皮肤
晚饭少碰那三样,试试这2个淡斑方法,零难度还管用:
1
内调
醪糟活血蛋:醪糟能活血化瘀,少量酒精推着气血跑,打通脸上瘀堵。搭配鸡蛋补蛋白养脾胃,做法超简单:锅烧热放少油,煎个荷包蛋,加半碗水、小半碗醪糟(50-100 克),烧开煮 3 分钟,加红糖 / 冰糖(糖尿病别放)就行。
每周1-2 次,经期换黑糖,适合脸长斑、手脚凉的人。但湿热体质(长痘、口苦、大便黏)别多吃,醪糟偏滋腻。
喝热茶:中医说“胃暖经通,经通斑淡”,秋天多喝热茶暖脾胃、通胃经,比如陈皮茶(3 克泡开水)、生姜红枣茶(2 片姜 + 3 颗红枣煮水),别喝凉茶冰饮。
少吃寒凉食物:西瓜、哈密瓜、螃蟹、绿豆汤,吃多了凉脾胃,加重气滞血瘀。实在想吃螃蟹,配几片生姜中和寒气。
2
外治
滚鸡蛋:煮2-3 个 8 分熟鸡蛋,剥壳后用温热的在脸上滚,斑多的地方多滚,凉了换热水温,每周 2-3 次,促循环淡斑。
按穴位:重点按胃经和脾经“堵点”—— 胃经按足三里(膝盖下 3 寸,胫骨外侧 1 横指)、丰隆穴(外踝尖上 8 寸,胫骨外侧);脾经按血海穴(膝盖内侧,髌骨上缘 2 寸)、阴陵泉穴(胫骨内侧髁凹陷处)。每天 2-3 次,每次 2-3 分钟,经期、晚上 9 点后别按。
如果脸上斑点问题严重,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专业医生。中医师可以根据你的具体体质进行辨证施治,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注意:本文仅提供科普信息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。如有健康问题,请及时就医咨询。
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